加点看主板,主板点亮测试方式 看一下主板
摘要: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加点看主板的一些知识点,和主板点亮测试方法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一、电脑主板可以用水洗吗1、用水清洗主板,自来水水经常呈弱酸或弱碱性,容易腐蚀电路板。且烘干不彻底会导致主板通电之后短路烧毁主板。2、买专用的洗板水,否则就用不导电的二次蒸馏水,以确保清洗的水不带静电离...,加点看主板,主板点亮测试方式 看一下主板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加点看主板的一些知识点,和主板点亮测试方法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一、电脑主板可以用水洗吗1、用水清洗主板,自来水水经常呈弱酸或弱碱性,容易腐蚀电路板。且烘干不彻底会导致主板通电之后短路烧毁主板。2、买专用的洗板水,否则就用不导电的二次蒸馏水,以确保清洗的水不带静电离子。假如没有把握完全烘干,清洗前最好拔下板卡上的电池、集成块等,总之拔下能拔下的所有东西。在清洗的过程中要使用比较软的刷子,并注意不要碰坏零件和焊点、电容等。3、一般来说,CPU插槽、AGP槽、PCI槽、南桥和北桥芯片底下、每个集成电路IC芯片的底下、内存槽旁边的金属触点旁边,还有BIOS芯片底下,都是不容易清理的和烘干的地方。洗刷的时候还可以使用超声波清洗仪(眼镜店一般都有)来清洗很难洗刷或者看不见的污垢,但是同时也可能对元件造成损伤。4、烘干前,可以通过在主板上刷酒精以加快水分蒸发。烘干主板可以使用家用的电吹风,也可以拿到修车店用高压气泵吹干。烘干机最好用风流量比较大的,这样可以把不容易烘干的地方的水强制吹出来。5、烘干的时候一定要彻底,不然会导致局部短路,那样报废的可能就不仅仅是主板了。另外,主板烘干后要再晾一段时间,最好使用烘灯(或家用台灯)再烤24小时,以保证加电时不会有水蒸气存在。6、1,剪脚法:不伤板,不能再生利用。7、2,拖锡法:在IC脚两边上焊满锡,利用高温烙铁来回拖动,同时起出IC(易伤板,但可保全测试IC)。8、3,烧烤法:在酒精灯、煤气灶、电炉上烧烤,等板上锡溶化后起出IC(不易掌握)。9、4,锡锅法:在电炉上作专用锡锅,待锡溶化后,将板上要卸的IC浸入锡锅内,即可起出IC又不伤板,但设备不易制作。10、5,电热风枪:用专用电热风枪卸片,吹要卸的IC引脚部分,即可将化锡后的IC起出(注意吹板时要晃动风枪否则也会将电脑板吹起泡,但风枪成本高,一般约2000元左右)11、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主板维修二、开机无自检声,屏幕点不亮,是不是主板坏了电脑开机自检没有声音,屏幕不亮的原因很多,主板坏了有可能,但是不能排除其他原因。1、先把内存拔下来,看看金手指处有无异常,用橡皮擦一擦。2、如果有独立显卡,将显卡拔出,将显示器信号线接到主板的集成显卡接口上。经过以上检测还不行的话,那就可以考虑主板或者cpu的事,建议拿到专业维修站处理。1、不可以频繁开、关计算机。两次开机时间间隔至少应为10秒,最好不小于60秒。2、正在对硬盘读/写时不能关掉电源(可以根据硬盘的红灯是否发光来判断),关机后等待约30秒后才可移动计算机。4、注意防尘,保持机器的密封性,保持使用环境的清洁卫生。5、要避免强光直接照射到显示器屏幕上,而且不要靠近强磁场。6、要保持显示器屏幕的洁净,擦屏幕时尽量使用干的软布。7、不要将水、食物等流体弄到键盘、屏幕上,击键要轻而快。9、合理组织磁盘的目录结构,经常备份硬盘上的重要数据。三、主板型号有什么规律么有规律,大都是用芯片组进行命名的,你只要掌握芯片组的知识就能够了解主板型号和性能的强弱了。看下面,超全资料:(给我多加点分哦~~~~)Intel芯片组往往分系列,例如845、865、915、945、975等,同系列各个型号用字母来区分,命名有一定规则,掌握这些规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快速了解芯片组的定位和特点:PE是主流版本,无集成显卡,支持当时主流的FSB和内存,支持AGP插槽。E并非简化版本,而应该是进化版本,比较特殊的是,带E后缀的只有845E这一款,其相对于845D是增加了533MHzFSB支持,而相对于845G之类则是增加了对ECC内存的支持,所以845E常用于入门级服务器。G是主流的集成显卡的芯片组,而且支持AGP插槽,其余参数与PE类似。GV和GL则是集成显卡的简化版芯片组,并不支持AGP插槽,其余参数GV则与G相同,GL则有所缩水。GE相对于G则是集成显卡的进化版芯片组,同样支持AGP插槽。P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增强版,例如875P;另一种则是简化版,例如865PP是主流版本,无集成显卡,支持当时主流的FSB和内存,支持PCI-EX16插槽。PL相对于P则是简化版本,在支持的FSB和内存上有所缩水,无集成显卡,但同样支持PCI-EX16。G是主流的集成显卡芯片组,而且支持PCI-EX16插槽,其余参数与P类似。GV和GL则是集成显卡的简化版芯片组,并不支持PCI-EX16插槽,其余参数GV则与G相同,GL则有所缩水。X和XE相对于P则是增强版本,无集成显卡,支持PCI-EX16插槽总的说来,Intel芯片组的命名方式没有什么严格的规则,但大致上就是上述情况。另外,Intel芯片组的命名方式可能发生变化,取消后缀,而采用前缀方式,例如P965和Q965等等。从965系列芯片组开始,Intel改变了芯片组的命名方法,将代表芯片组功能的字母从后缀改为前缀,并且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进行了细分,例如P965、G965、Q965和Q963等等。P是面向个人用户的主流芯片组版本,无集成显卡,支持当时主流的FSB和内存,支持PCI-EX16插槽。G是面向个人用户的主流的集成显卡芯片组,而且支持PCI-EX16插槽,其余参数与P类似。Q则是面向商业用户的企业级台式机芯片组,具有与G类似的集成显卡,并且除了具有G的所有功能之外,还具有面向商业用户的特殊功能,例如ActiveManagementTechnology(主动管理技术)等等。另外,在功能前缀相同的情况下,以后面的数字来区分性能,数字低的就表示在所支持的内存或FSB方面有所简化。例如Q963与Q965相比,前者就仅仅只支持DDR2667。VIA:除了支持K7系列CPU(Athlon、Duron、AthlonXP)的KT880、KT600、KT400A以及较早期的KT400、KM400、KT333、KT266A、KT266、KT133、KT133A外,还有有K8M800、K8T800、K8T800Pro、K8T890和K8T890Pro。其中,支持K7系列的KT600和KT880支持400MHzFSB、DDR400内存和AGP8X规范,KT880还支持双通道内存技术。支持K8系列的K8M800和K8T800支持800MHzHyperTransport频率,K8T800Pro、K8T890和K8T890Pro支持1000MHzHyperTransport频率,K8M800、K8T800和K8T800Pro支持AGP8X规范,而K8T890和K8T890Pro则支持PCIExpressX16规范,并且与nVidia的nForce4SLI相同,K8T890Pro同样也能支持两块nVidia的Geforce6系列显卡之间的SLI连接以提升系统的图形性能;K8M800还集成了S3UniChromePro显示芯片。比较新的主要有K8M890和K8T900,都支持全系列的AMDK8系列处理器、PCIExpressx16显卡插槽、1000MHz的HyperTransport频率。其中,K8M890还集成了S3graphicsUniChmorePro显示核心。SIS:主要有支持K7系列CPU的SIS748、SIS746、SIS746FX、SIS745、SIS741、SIS741GX、SIS740、SIS735,以及支持k8系列CPU的SIS755、SIS755FX、SIS760和SIS756。其中,SIS755和SIS760支持800MHzHyperTransport频率,SIS755FX和SIS756则支持1000MHzHyperTransport频率;SIS755、SIS755FX和SIS760支持AGP8X规范,而SIS756则支持PCIExpressX16规范;SIS760还集成了支持DirectX8.1的SISMirage2显示芯片。比较新的主要有SIS760GX、SIS761GL和SIS761GX。其中,SIS760GX和SIS761GL都只支持800MHz的HyperTransport频率,而SIS761GX则支持1000MHz的HyperTransport频率;SIS760GX支持AGP8X显卡插槽,SIS761GX支持PCIExpressx16显卡插槽,而SIS761GL则不支持独立的显卡插槽;SIS760GX集成了SISMirage2显示核心,而SIS761GL和SIS761GX则集成了SISMirage1显示核心。然后是SIS771,支持全系列的SocketAM2处理器,支持1000MHz的HyperTransport频率和PCIExpressx16显卡插槽,还集成了硬件支持DirectX9.0的SISMirage3显示核心。NVIDIA:除了早期的支持K7系列CPU的nForce2IGP/SPP,nForce2Ultra400,nForce2400等,比较新的是支持K8系列CPU的nForce3系列的nForce3250、nForce3250Gb、nForce3Ultra、nForce3Pro以及nForce4系列的nForce4、nForce4Ultra和nForce4SLI,这些全都是单芯片芯片组,其中nForce3系列支持AGP8X规范,而nForce4系列则支持PCIExpressX16规范,nForce4SLI更能支持两块nVidia的Geforce6系列显卡(支持SLI技术的GeForce6800Ultra、GeForce6800GT、GeForce6600GT)之间的SLI连接,极大地提升系统的图形性能。还有有nForce4SLIX16、GeForce6100和GeForce6150,都支持1000MHz的HyperTransport频率和PCIExpressx16显卡插槽。其中,nForce4SLIX16支持两条真正全速的PCIExpressx16插槽,能最大限度的发挥SLI技术的威力;GeForce6100和GeForce6150则集成了支持DirectX9.0c的基于NV44的显示核心。最新的是nForce590SLI、nForce570SLI、nForce570Ultra和nForce550四种SocketAM2平台芯片组,支持全系列的SocketAM2处理器,除了nForce590SLI仍然采用传统的南北桥架构之外其它全部都是单芯片芯片组。所有的nForce5系列全部都支持1000MHz的HyperTransport频率和PCIExpressx16显卡插槽。其中,nForce590SLI和nForce570SLI还支持NVIDIA的SLI技术,nForce590SLI更是能支持两条真正全速的PCIExpressx16插槽,支持顶级的QuadSLI技术,能最大限度的发挥SLI技术的威力。ULI:比较新的主要有M1695和M1697,都支持全系列的AMDK8系列处理器、PCIExpressx16显卡插槽、1000MHz的HyperTransport频率。其中,M1695除了PCIExpressx16显卡插槽之外还同时支持AGP8X显卡插槽(虽然是基于南桥芯片,但却具有真正的AGP8X的带宽);而且,如果以M1695为北桥同时再以M1697为南桥,则可以支持两条真正全速的PCIExpressx16显卡插槽。ATI:ATI进入AMD平台芯片组市场比较晚,早期有支持K8系列CPU的RadeonXpress200(北桥芯片是RS480)和RadeonXpress200P(北桥芯片是RX480),这二者都支持PCIExpressX16规范,其中,RadeonXpress200还集成了支持DirectX9.0的RadeonX300显示芯片。RadeonXpress200有两项技术比较有特色,一是“HyperMemory”技术,简单的说就是在主板的北桥芯片旁边板载整合图形核芯专用的本地显存,ATI也为HyperMemory技术做了很灵活的设计,可以单独使用板载显存,也可以和系统共用内存,更可以同时使用板载显存和系统内存;二是“SurroundView”功能,即再添加一块独立显卡配合整合的图形核心,可以实现三屏显示输出功能。然后是RadeonXpress200CrossFire(RD480)、XpressCrossFire3200(RD580)和XpressCrossFire1600,都支持1000MHz的HyperTransport频率和PCIExpressx16显卡插槽,并且都支持CrossFire多显卡并行技术。其中,XpressCrossFire3200(RD580)更是在北桥芯片内具有40条PCIExpressLanes,能支持两条全速的PCIExpressx16显卡插槽,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CrossFire技术的威力。最新的是RadeonXpress1100和RadeonXpress1150两种SocketAM2平台芯片组,支持全系列的SocketAM2处理器,都支持1000MHz的HyperTransport频率和PCIExpressx16显卡插槽,并且都集成了ATIRadeonX300显示核心,只是二者的核心频率不同,RadeonXpress1100的核心频率是300MHz,而RadeonXpress1150的核心频率是400MHz。2006年10月,英特尔向业界宣布,965/975下一代芯片组将采用全新的“3”系列命名方式,985将不复存在。“3”系列芯片组基于BearLake架构,分为家用和商用2大系列,共计6个不同的型号,后来又追加了一款整合显卡的G31,目前共有7个型号。BearLake的7个型号中,面向商用的以Q开头,包括Q35和Q33;面向家用的包括高端产品和主流产品两个系列,高端产品有X38,主流产品有P35、G35、G33和后来加入的G31。其中G字开头的都是带有集成显卡的主板芯片组产品。·高端X38:支持四核心处理器、DDR3-1333内存、PCI-E2.0、PCI-Ex16×2,前端总线1333MHz,搭配ICH9/ICH9R/ICH9DH南桥,2007年第三季度发布。·主流P35:支持DDR3-1066/DDR2-800内存、前端总线1333MHz、搭配ICH9/R/DH南桥,2007年第二季度发布。·家用G35:支持DDR2-800内存、前端总线1333MHz、支持Intel清晰视频技术(CVT)、)、DirectX10、搭配ICH8南桥、HDCP、1080iH.264、HDAudio,2007年第二季度发布。·整合G33:支持DDR3-1066/DDR2-800内存、前端总线1333MHz、支持Intel清晰视频技术(CVT)、DirectX10、HDCP,搭配ICH9/R/DH南桥,2007年第三季度发布。·商务Q35:支持DDR2-800内存、前端总线1333MHz、支持Intel第二代主动管理技术AMT2、虚拟化技术VT、搭配ICH9DO南桥,2007年第二季度发布。·精简Q33:支持DDR2-800内存、前端总线1066MHz、搭配ICH9/R南桥、2007年第二季度发布。对于BearLake来说,相对于965/975最大的改进就在于将FSB提升到了1333MHz,可以支持英特尔最新的酷睿2处理器,而且还将搭配全新的ICH9南桥,支持PCIe2.0和DDR3内存。但是具体到其中的型号则不尽相同。其中最高端的X38将支持PCIe2.0且提供两个全速的PCIex16插槽,支持DDR31333,搭配ICH9南桥;而在市场上唱主角的,无疑是P35、G35和G33这三款产品。G33将整合支持英特尔清晰视频技术(IntelClearVideoTechnology)的显示核心,前端总线升级为1333MHz,和G35一样都同时支持双核心与四核心处理器。但是它的内存规格相对X38来说相对保守,只支持DDR3-1066或DDR2-800。原定在G33之上的是G35芯片组。这里“原计划”指的是G35不论在初始规格还是定位上都要高于G33,但是后来英特尔对G35作了调整。让我们先来看看G35最初的规格:整合了兼容DirectX10的显示核心并提供对高清内容回放(HDCP)的完整支持,支持DDR3-1066和DDR2-800内存,前端总线为1333MHz。而P35芯片组与G35相比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P35Express没有整合显示核心。英特尔将进一步强化ICH9南桥芯片的硬盘功能,除加入全新的IntelRapidRecoverTechnology数据保护技术外,还将正式支持CommandBasedPortMultipliers技术。后有p45p43g41g45x48高端i7+X58四、电脑主板有暗病的表现1、最严重的是开机的时候主板“飙歌”,CPU风扇电压不稳定造成的松动和频率提高,然后就是嗡嗡嗡的唱歌。2、开机时有超过1声以上的滴声报警,就说明硬件有问题,要看你家什么主板什么BIOS,然后报警声音是不同的、可以去问问专业的人。3、开机时有可能出现开机启动中途突然断电或者信号不稳定,说明电源配不上主板的用电,或者显卡有点不支持。4、如果运行中出现突然卡死,然后闻到有烧焦的味道,最轻也是BIOS芯片烧坏,严重的可以导致整个主板报废,遇到主板有异味就赶紧断电。5、如果硬件配置很不错但是运行起来时卡时不卡,而且又没中病毒的话就说明CPU风扇电力不支持、或者CPU风扇有问题。第一、清理主板用久了板上就会有一层厚厚的灰尘,这些灰尘就是导致主板出现问题的关键。定时清理主板灰尘,首先拔下电源然后打开机箱,先不要触摸主板,应该找一些较大的金属物体去除自身带有的静电,以防烧坏主板上的微小电子原件,然后在拔下所有的插卡、内存电源插头,拆除主板上的固定螺丝取出主板,用较软的毛刷清除灰尘。第二、翻新其方法比清除灰尘效果更好,就是有些麻烦和小心。取出主板拔下插卡、内存条,电池,散热器,CPU,把能取下都取下来。然后把主板放进纯净水里用毛刷清洗干净,用干布吸除主板上的水分,待表面没水分后,用纸张包起来最好用报纸,然后放在阳光下暴晒。时间大约在2~3小时,再拆开报纸查看是否已经全干,注意一定要干燥,否则后期有影响。完工放进机箱,注意装散热器时必须要加点散热膏别太多也别太少。五、高手来:主板检测卡开机显示00开机后主板测试卡直接显示“FF或00”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开机直接显示FF或00,确实是CPU没有工作,但是CPU损坏的可能性远远低于下列四种原因(检测卡是从FF一直到00结束):1、ATX电源损坏,缺少供给CPU的某组电压,也会出现FF或00,可以换一个好的电源试一下,如果正常了说明原来的电源损坏,可以用万用表测量电源的20芯插头里面的各组电压与好的电源作比较,肯定会发现毛病;2、主板CPU座下的焊点因为长时间的热胀冷缩,会出现脱焊(焊点开裂),也会出现FF或00,尤其是是用老式直立式转接卡的CPU,转接卡的CPU座焊点开裂情况比较多,一般肉眼不容易看出来,要用放大镜。修理方法:用热风枪对焊点均匀加热至焊点熔化;3、检查CPU附近的电解电容是否有爆裂,爆裂的电容上下都会鼓起,用肉眼很容易发现,可以用相同规格的电容换上,故障就会排除;4、CPU附近的功率三极管烧毁,可以用万用表测量这些三极管,一般都表现为击穿(电阻值接近为零),找相同或可以代用的三极管更换即可,搞修理多的朋友一般会从报废主板上拆。1.电源功率不足{电源是否够300W,看看标签上+5V标多少W}2.内存有兼容问题{只一条试试,有条件更换名牌真品内存测试}3.显卡有问题{注意显卡的驱动换一下版本试试,最好更换显卡再试,NF2的主板有AGP供电不足的现象,可以考虑在BIOS里面适当增加AGP供电}4.硬盘有坏道{这个可能性小点,一般装系统会不能继续}5.cpu长时间超频出现硅芯片严重的电子迁移{巴顿内核的U有这种现象}6.主板供电电路不稳定{检查电容是否起鼓、主板诊断卡代码详解(对照表),特殊代码和及其它起始码有三种情况出现:①已由一系列其它代码之后再出现:或,则主板ok。②如果将cmos中设置无错误,则不严重的故障不会影响bios自检的继续,而最终出现或。③一开机就出现或或其它起始代码并且不变化则为主板没有运行起来OK,关于加点看主板和主板点亮测试方法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